首页 > 先秦古诗名句 列表

先秦古诗名句

夏四月,取郜大鼎于宋,纳于大庙,非礼也。

《臧哀伯谏纳郜鼎》    先秦    

夏四月,取郜大鼎于宋,纳于大庙,非礼也。原文:

臧哀伯谏纳郜鼎

夏四月,取郜大鼎于宋,纳于大庙,非礼也。
臧哀伯谏曰:“君人者,将昭德塞违,以临照百官;犹惧或失之,故昭令德以示子孙。
是以清庙茅屋,大路越席,大羹不致,粢食不凿,昭其俭也;衮冕黻珽,带裳幅舄,衡紞纮綖,昭其度也;藻率鞞鞛,鞶厉游缨,昭其数也;火龙黼黻,昭其文也;五色比象,昭其物也;钖鸾和铃,昭其声也;三辰旂旗,昭其明也。
夫德,俭而有度,登降有数。
文物以纪之,声明以发之,以临照百官,百官于是乎戒惧,而不敢易纪律。
今灭德立违,而置其赂器于大庙,以明示百官。
百官象之,其又何诛焉?国家之败,由官邪也;官之失德,宠赂章也。
郜鼎在庙,章孰甚焉?武王克商,迁九鼎于雒邑,义士犹或非之,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。
其若之何?”公不听。

夏四月,取郜大鼎于宋,纳于大庙,非礼也。的意思:

臧哀伯谏纳郜鼎翻译及注释

翻译一

  夏季四月,(桓公)从宋国取得郜国大鼎,安放在太庙里,这样做不合礼制。

  臧哀伯劝谏(桓公)说:“做国君的,应当发扬道德,阻塞邪恶,以(更好地)管理和监察百官;还怕有缺失的地方,所以发扬美德给子孙后代做示范。因此,太庙用茅草盖顶,大车上用蒲席做垫子,(祭祀用的)肉汁不加调料,饼食不用精粮,这是为了昭示节俭;礼服、礼帽、蔽膝、玉笏,腰带、裙衣、绑腿、鞋子以及冠冕上用的衡、紞、纮、綖(等各式各


夏四月,取郜大鼎于宋,纳于大庙,非礼也。拼音:

zāng āi bó jiàn nà gào dǐng
臧哀伯谏纳郜鼎

xià sì yuè, qǔ gào dà dǐng yú sòng, nà yú dà miào, fēi lǐ yě.
夏四月,取郜大鼎于宋,纳于大庙,非礼也。
zāng āi bó jiàn yuē:" jūn rén zhě, jiāng zhāo dé sè wéi, yǐ lín zhào bǎi guān yóu jù huò shī zhī, gù zhāo lìng dé yǐ s


上一篇:冽彼下泉,浸彼苞稂。
下一篇:夏,齐孝公伐我北鄙。


古诗名句网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